- 许晓春;田涛;
本研究选取344篇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作为研究样本,针对论文实证分析质量的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展开剖析,并对提升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论文实证分析质量总体呈持续提高态势;论文整体规范性质量对实证分析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最为突出;文献综述、理论探讨、结果解释讨论等文字性工作的质量相对较高,而数据整理、假设检验与诊断、稳健性检验等技术性工作的质量欠佳,二者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学生存在实证专业知识缺失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这是制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实证分析质量,本研究建议采取强化论文质量管理、优化实证分析教育教学、加强实证技术训练以及重视数据资源建设等策略。
2025年05期 v.45;No.217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川;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加速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为提高师范生创新教育的实践效果,研究采用改编后的《师范生创新精神调查量表》,以843名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比不同个体属性师范生创新精神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个体属性差异对创新精神发展的影响,并以提升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质量为目标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师范生创新精神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个体属性差异在四个主体维度上的表现显隐并存;四个主体维度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且四个维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能对创新精神发展水平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基于此,学校应重视个体属性在师范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将人格特质评估结果作为选择创新教育方式的重要参考,探索差异化的激励考核评价机制,以提升师范生的创新精神。
2025年05期 v.45;No.217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艳红;曳临华;
教育数字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兴赛道以及塑造教育新优势的关键突破口,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度推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通过从“价值—困境—路径”三个维度开展现实审视,可为推进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从价值层面而言,需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导向;从困境审视角度出发,需直面“多重矛盾”,化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痛点与症结;从数字赋能视角来看,需构建“创新生态”,重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此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姿态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2025年05期 v.45;No.217 117-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